400-123-4657
168体育 168体育app168体育 168体育app甘肃省为指导各地准确理解和把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各项政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有关文件内容整理成58个问答,编印成“小册子”,印发各市县。此材料条目清晰、重点突出,现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是,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辍学率相对较高,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从2014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使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基本满足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城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按照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要求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达到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根据学校地理条件和农村体育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保障学生活动锻炼的空间和条件。
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食堂或伙房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有足够厕位。高寒和阴湿地区学校应有安全的冬季取暖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
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满足教学和生活基本需求。中心学校统筹教学点课程和教师安排,保障教学点教学质量。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按时足额拨付,不得截留挪用。
要逐步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使农村地区师生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为确需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并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
要特别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级教师培训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要落实对在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政策。要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2)新建、改建和修缮必要的学生宿舍、食堂(伙房)、饮水、取暖、厕所、澡堂等生活设施,以及必要的校园安全等附属设施;
(3)对大班额义务教育学校(小学班额超过56人、初中班额超过66人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必要的扩容改造;
(2)为宿舍、食堂(伙房)、饮水等公共生活设施配备必要的设备,以及必要的校园安保设备等;
(1)独立建筑的办公楼、礼堂、体育馆、塑胶跑道、游泳馆(池)、教师周转宿舍等;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央资金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的民族县和边境县。按照省级政府可以根据各县贫困程度和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和增加贫困县的要求,全省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的县(市、区)有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17个插花型贫困县和肃北、肃南、阿克塞三个民族县,共78个。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省级资金支持全省88个县(市、区),对未纳入中央资金支持的嘉峪关市及兰州市所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兰州新区,金昌市所辖金川区,酒泉市所辖肃州区,张掖市所辖甘州区等1市9区给予倾斜。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的学校必须是经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中保留的学校。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和幼儿园、民办学校、完全中学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以及因打造“重点校”而形成的超大规模学校。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是指教学、生活设施条件等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的义务教育学校。
遵循“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从最薄弱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入手,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优先解决最贫困地区、最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问题,优先购置、建设教学和学生生活最急需的基本设备和设施。
(1)坚持“保基本、兜网底”的原则。“保基本、兜网底”是我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规划编制的总体原则。各县市区要立足实际编制项目规划,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保障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基本需要,补齐短缺。
(2)坚持“摸清底数、一校一策”的原则。各地要以校为单位,摸清底数,对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按照“一校一本一图”(每所学校都要有建设计划书、平面规划图)的要求,分析确定每所学校办学条件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列出现状和需求清单并编制建设计划书和平面规划图,做到“一校一策”。
(3)坚持规范标准、勤俭办学的原则。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制定规划。
(4)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各地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城镇化建设规划、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寄宿学生实际需求、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等因素,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项目规划。要按照轻重缓急合理排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19.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安排遵循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安排遵循要兼顾以下原则:一是在整体上思路上要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实施,但是在具体项目的实施和安排上,要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点后面;二是在项目学校的安排上,先安排教学点、后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再安排县镇学校;三是项目的安排上,先安排设备购置、再安排土建项目;四是在项目的组织上,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打包捆绑,分类推进,到目标完成年,全面实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目标。
20.国家的20项底线)消除D级危房,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国家的20项底线要求以《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国家标准、教育行业及相关政策文件为基本依据。
22.《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生活设备、安保设备、音体美、信息化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详见附件8。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来源于中央资金、省级资金、市级资金、县级资金、学校自筹资金、社会捐赠等其他渠道资金。
各县市区制订的本地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不足部分由市州、县市区政府落实。市州、县市区政府要确保经费投入、严格经费管理,抓好项目实施,按规划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和管理使用安全高效。
24.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央资金投入组成部分有哪些?
25.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省级资金投入组成部分有哪些?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省级资金由省级薄改补助专项资金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奖补资金两部分组成。
26.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市级、县级资金来源渠道有哪些?
市县财政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三个增长的法定要求”加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投入。主要资金来源有地方财政收入、一般转移支付、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彩票公益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奖励资金等等。
27.如何加强资金统筹形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合力?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覆盖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既有中央资金也有地方资金,中央资金又通过不同渠道安排。在此情况下,唯有加强统筹,方能形成合力,同时防止资金安排的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3)统筹使用中央与地方资金。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各类义务教育资金,努力做好“加法”,形成资金合力。通过制定涵盖中央与地方资金的统一规划,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29.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央及省级资金投入分配原则是什么?
遵循“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奖补结合、省级统筹,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总体原则。具体有因素分配法原则、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原则、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相挂钩原则、灾后重建重点县适当压缩投资额度原则。
30.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央及省级资金因素分配法具体分配办法是什么?
根据《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管理办法》,中央和省级薄改补助资金实行因素分配法,分配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绩效及管理因素三类。其中:
绩效及管理因素:依据年度项目任务完成进度、项目管理举措及实效、平时报送相关资料的时效及质量情况等综合测算。绩效管理因素占15%。
在按照“因素分配原则”和“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原则”统一分配的基础上,每年从省级资金中拿出1亿元用于奖励当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县(市、区),以鼓励引导各地按时或提前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12汶川地震、8·8舟曲泥石流、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的文县、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两当县、舟曲县、岷县、漳县等10个县区,灾后重建投资额度很大,学校校舍进行过大范围新建,对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的学校不再重复投资建设,投入资金将主要用于薄弱环节及教学设备的配置。对按照“因素分配原则”统一分配的资金适当扣减。扣减部分分配到其他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
教育部、财政部专门对中央专项资金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改薄专项资金要全部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超出基本办学条件范畴的事项;不得用于D级危房改造和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食堂建设。必要的D级危房改造,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和省级资金支持内容,不足部分由市县财政统筹解决;连片特困地区确有学生食堂建设需求的,由省级资金和市县财政统筹解决。
中央专项资金的使用,要遵循“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从最薄弱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入手,满足学校的基本教学和生活条件,要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以下项目不得纳入中央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36.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对义务教育学校债务的规定是什么?
38.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如何分配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
要坚持“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优先建设、购置教学和学生生活最急需的基本设备和设施。要注重投入效益,做到改一所,成一所,防止项目过于分散。严禁超标准建设和豪华建设。严禁将资金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拉大教育差距。严禁举债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39.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每年什么时间申报中央和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
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向市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提出当年薄改补助资金申报材料;市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每年2月15日前,向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提出当年薄改补助资金申报材料。
40.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申报中央和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需要报送哪些材料?
(1)上年度薄改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上年度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落实情况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市县财政投入情况、主要管理措施、问题分析及对策。
(4)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表,即对照《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26号)附件所列各项年度绩效目标和工作任务,分别列示完成情况。
41.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对中央和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监管职责是什么?
中央和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的使用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省级、市(州)财政和教育部门负责监管。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项目规划的编报和年度项目遴选申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
42.中央和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如何支付?
中央和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确保专款专用。省市县三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可检查、可监控、可考核。
43.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如何建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监督检查制度?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实行国家重点检查、省市定期巡查、县级经常自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薄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对薄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及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44.如何强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审计监督?
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配合审计机关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使用情况纳入每年重点审计内容,进行全程跟踪审计。要以阶段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纠正、解决问题,变事后追究为事前防范。
45.如何建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信息公开制度?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预算公开的总体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县级教育部门应当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年度资金安排、工作进展等情况。年度资金安排应包括项目学校名单、项目内容和资金额度,在县级教育部门的门户网站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年。
46.如何建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责任追究制度?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套取专项资金以及疏于管理,影响目标实现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47.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需要严格执行哪些制度?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校舍及设施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要求,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实行目标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新建项目要符合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48.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包括哪些?
49.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来源有哪些?
50.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建设的时限要求是什么?
51.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后,若有结余资金如何处理?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后,若有结余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安排用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范围内的其他项目建设;项目资金不足的,由县级财政统筹安排弥补。
52.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管理方式是什么?
53.省、市、县三级政府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职责是什么?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监管,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
54.省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是什么?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在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实施,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省教育厅负责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和日常管理工作;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起草《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在汇总各县市区方案的基础上牵头编制、报送《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将此项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机制。做好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需求与相关资金的统筹和对接,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落实《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新建、扩建居民区应当按照学校设置规划和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设置相应规模的学校,并与居民住宅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的规定。
省财政厅负责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国家三部委要求,协调落实中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经费足额按时拨付,并督促市县财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
55.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1)制定底线标准。根据国家校舍建设、设施设备购置标准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号)要求,制定符合全省实际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汇总编制全省规划。指导县(市、区)编制项目规划,审核县(市、区)五年项目总规划,汇总编制全省2014-2018年项目规划。
(5)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项目管理平台实时监控项目实施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市、县及时整改;对工作不力、进展迟缓和问题频发的县(市、区)实行重点督查。
56.市(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57.县(市、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1)根据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标准,逐校核实办学条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单,编制本县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每一所学校的缺口清单须经责任督学签字,加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后存档,作为汇总、备查、公布的依据。形成“一校一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方案。
(2)教育部门会同发改部门,根据《学校办学条件现状与底线标准对比摸底表》,确定改薄项目学校、项目及改薄任务量;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改薄任务量测算五年改薄资金总需求,在中央和省级投入控制数基础上提出市县财政资金投入需求;会同发改、财政部门根据改薄内容轻重缓急和国家相关任务要求确定项目实施先后顺序,根据各级财政及其他渠道改薄资金投入编制项目总规划和分年度项目规划。
(5)按照省、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的安排,按时做好项目进度月报、总结等各项工作。
(8)加强宣传。利用展板、简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宣传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师生了解中央的惠民政策,了解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进度及项目实施的效果。跟踪报道项目实施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焦点问题、重大事件,要及时正面回应,公布事实真相,避免造成被动局面。
58.义务教育学校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各义务教育学校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下,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标准》详细清查教育教学、学生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及各类附属设施等方面的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单。配合县级教育部门按照“一校一本一图”(即每所学校都要有建设计划书、平面规划图)的要求,组织专业队伍认真进行校园规划,编制功能分区合理的平面规划图(分现状图、规划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编制每校的建设计划书,做到“一校一策”。